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7|回复: 0

自知者常明、知足者常乐、自是者常败

[复制链接]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昨天 08:34
  • 签到天数: 2 天

    [LV.1]初来乍到

    5

    主题

    0

    回帖

    326

    积分

    管理员

    积分
    326

    热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

    发表于 昨天 13:0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

   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       
          《道德经·第七十一章》中讲:圣人不病,以其病病,是以不病。老子在这一章告诉我们:圣人之所以没有短板,是因为他们善于发现短板、并及时补齐短板,把短板变成其优势,这样就越来越无懈可击。


           生活中,我们习惯于扬长避短。殊不知,我们越是规避短处,掩饰自己的缺陷。短板效应就越明显。一只木桶能盛放多少水,取决于它最短的那一块木板。

    因此,我们应常常自省自查,发现自己的短板并及时补足它。静坐常思己过,每日三省吾身。养成自省的好习惯,是“应缺陷而行”的第一步。自我反省,发现短板,及时补足,是成功者的必经之路。

           一、自知者常明

         《道德经·第三十三章》中讲: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胜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。”千年前老子就告诉我们:能看清别人的人是智慧的,而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才是聪明的。能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的,而能战胜自己弱点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。


          清朝有一名医叶天士,凭着高超的医术被当地百姓誉为“小华佗”,在同行间也颇有威望。他被各路人追捧着,久而久之变得不可一世,越来越瞧不上其他医者,尤其是薛雪,叶天士和他的行医观点相悖,总觉得薛雪是个门外汉,处处不给他好脸色。


           一回,叶天士的母亲突然病重,高热不退、神志不清,他用尽了平生所学也没让母亲好转。束手无策、万念俱灰之际,薛雪不计前嫌、主动上门,用平时叶天士看不上眼的医术治好了叶母。叶天士羞愧不已,痛定思痛之后,主动登门向薛雪道歉,并虚心讨教,两人越聊越投机,成为了至交好友。


           自此,叶天士明白了什么叫做“人外有人,天外有天”,一改往常自以为是的做派,开始反省、改正自身的错误,更加刻苦钻研医术,真正做到了“做人一身生气,行医一尘不染。


           由此观之,知人易而知己难,人贵有自知之明。只有清醒地认识自己短处、评价自己不足,才能真正了解自己,进而做出正确的决策。真正能做到“自知”是非常难的,不仅需要承认错误的勇气,也需要客观理性的心态,这正是其难得可贵之处。人“自知”,行为举止才能落落大方,与人交际才能左右逢源,为人处世才能不卑不亢,道德品行才能为人称道,才能成为真正顶天立地的君子。


           二、知足者常乐
          《道德经·第三十三章》中讲:“知足者富。”老子告诉我们: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。
    古时,有一个姓王的婆子,开了家小酒坊以卖酒为生。有个得道之士经常去王婆家喝酒,但每次喝了酒都不给钱,日子长了,道士在王婆家赊了几十坛酒。王婆是个老实心善的人,没有计较。


           一天,道士忍不住了:“王婆啊,我喝了你这么多酒,也没钱给你,贫道实在不好意思,给你修一口井抵债吧。谁想到,这个道士竟是个有本事的,新挖的井涌出的不是水,而且源源不断的美酒!凭借这口井,王婆从之前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村妇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商。后来,道士云游回来,偶遇王婆,便问:“王婆啊,贫道几年前挖的那口井你用着可还好?”王婆竟说:“酒是真不错,可惜井里没有用来喂猪的酒糟。”道士笑而不语,在墙上提了一首打油诗:天高不算高,人心第一高。井水做酒卖,还道无酒糟。


           自那以后,王婆的井再没涌出过美酒,更别提喂猪的酒糟了。没过几年,王婆又变回了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穷人。
    自知之明关键在“明”字,对自己的情况了如指掌、问心无愧。该知足时知足,不贪得无厌、不得陇望蜀、不好高骛远,知足常乐,才能获得长长久久的幸福。


           三、自是者常败
          《道德经·第二十四章》中讲:“自是者不彰。”自以为是的人,不善辨析。老子在这一章告诉我们:做人戒“自是”。


           清朝名臣左宗棠,除了在官场上风生水起外,在棋场上也战无不胜,和他对弈过的人都甘拜下风。一次,左宗棠领皇命出兵新疆讨伐逆贼,路上看见一间茅屋,茅屋上挂着一面大旗,写着:“天下第一棋王”。左宗棠很是不服,当即下马约棋,与茅屋之主连下三盘,也稳赢了三盘。左宗棠开怀一笑,沾沾自喜道:“你这天下第一棋王以后可要归我了!”走时还叫手下带走了那面大旗。
    不久后,左宗棠回京,又遇见了这间茅屋,茅屋上又插上了“天下第一棋王”的旗子,左宗棠心生不悦,认为这个茅屋的主人不能愿赌服输,或者他本身就是个惯骗!于是进屋又和老人下棋,想再次灭灭老人的威风。但这次他竟然连输六局,颜面扫地!老人笑言:“上次你我对弈时,你即将带兵打仗,我若是赢你,便挫了你的锐气,对战局不利。而今你凯旋而归,我便不需再让你。左宗棠大悟,连忙拜谢老人这珍贵的一课。


           在生活中,如果我们缺乏自省,往往会低估了别人,高估了自己。“自以为是”和“自知”最大的不同,即“自以为是”源自过于自信和自重,而“自知之明”源于自我修正和慎独。


           命由己立,福由己求。怎么立?如何求?如果把人生看作一盘棋,落子之前,最重要的必然是看清己方的局势,摸清己方的短板,然后才是分析对方的棋局,分析对方的走棋策略。


           因为只有看清自己的每一步棋,才能走好下一步棋。若是只紧盯对方的棋,而无暇思考自己的布棋逻辑;或是自恃艺高,随心所欲布子;抑或是吃对方二子后,骤然放下警戒,冒进妄图再吞掉对方子....以上种种,终会落得一子失着,满盘皆输的下场。


           而若是将自家棋局了然于心,管他对方如何周旋设陷阱,我们都能以不变应万变,及时亡羊补牢,将短板变长板,此后便是一窍通,百窍通!





 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  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    ×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QQ|手机版|休闲吧

    GMT+8, 2025-9-15 05:38 , Processed in 0.211383 second(s), 29 queries .

    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    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